![]() |
![]() |

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,豪宅房屋稅暴增30倍太奇怪,學者黃耀輝昨在立院公聽會表示,柯P說法以偏蓋全,只有一種人房子稅負會暴增至30倍,就是「囤豪宅族」,但人數很少,而且「誰叫他持有那麼多豪宅」。
立法院昨舉行「房地產持有稅何去何從-從房屋稅爭議談起」公聽會,產學立場迴異,業者認為房屋稅計算地段率是重複課稅、新標準單價回溯舊屋不合理,房屋稅基30多年未調,一次調太多不公平。
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說,這三項都沒問題,地段率部分,房屋稅以房屋價值為稅基,房屋的價值重點在「location」。例如南京東路二段的房價,本來就應該比軍功路高。
他表示,如果房屋稅不計算地段率,相同總樓層,相同造價的住宅,在仁愛路圓環和北投的住宅,都用相同現值課稅,那才是不公平。
至於新標準單價適用舊房子,有人說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,事實上是,過去標準單價偏低,等於政府讓利給納稅人,現在開始宣布不再讓利太多,並非追溯之前少繳的稅,沒有溯及既往的問題。
黃耀輝舉例說,大學學費幾年沒調,某年度調漲學費,當然得新生、舊生都適用,都按照新學費標準來繳,不能說,對舊生適用,就是溯及既往。
柯P日前出席居住正義論壇表示,他認同房屋稅應調高,但一下增加平均2.6倍,豪宅甚至增加30倍,這太奇怪了。
黃耀輝說,這種說法是拿少數案例以偏蓋全。
他表示,談房屋稅,要讓數字說話,文山區一間3000萬房子,一年房地稅合起來還不到1萬元,有效稅率只有萬分之3.3;松山區一間3億元豪宅,用新稅來算,房地稅加起來共148萬元,稅率也只有百分之0.5。比國外起碼1%以上,我國房屋稅仍相當低。
他表示,什麼樣的房子稅負會如柯P所說,暴增30倍,答案是「囤豪宅族」。這一族必須持有適用新標準單價、調高的地段率、地段率加重的新豪宅,而且名下還必須有很多間,才會有這樣情況。但這種情況不多,而且誰叫他持有那麼多豪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