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位置: 屏東縣記帳及報稅代理業務人首頁 > 最新訊息 > 稅務訊息 > 財經觀點/開徵「能源稅」好時機 | 回上一頁 |
近期國內油電價格因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再度引起討論。民間有質疑的聲音認為,油價似乎未充分反映進口原油價格,但事實並非如此,原油進口至台灣還須經過煉製,這都需列入成本支出。
至於電價也因國際能源價格下跌,遭質疑未即時反應價格。我想必須了解的是,評估電價與國際燃料價格的關係,不能單純從會計成本來看,就批評進口的燃料成本比國際現貨價格還高。基本上,進口燃料至台灣中間存有時間差,煤炭需耗時四個月,天然氣則要三個月左右。
油價現已制定浮動油價機制反應市場變動,使燃料成本漲跌有據,期盼在近期已送交立法院審理的新版電價公式,也能使電價回歸市場變動,而非透過「喊價」或陷入政治角力戰。
目前看來,台灣核能政策將趨於少用,因應核能發電降低,接下來台灣可能面臨缺電的壓力,將使電力的效率變差、電價下跌。
觀察台灣能源政策的制定,需優先考慮能源成本的變化。台灣有九成以上能源仰賴進口,更是全球第六大煤炭進口國,但能源成本屬不可控成本,因此在稅、費上需特別制定政策,政策應該跟燃料成本的變動脫鉤,合理反應成本變化。
台灣現已建立「再生能源發展基金」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發展,目前補貼的支出金額已達10億元,若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要提昇至總發電量的10%,用電人就須負擔更多的電價。
過去政府企盼建立「能源稅」的制度,打造「能源使用者付費」的機制,但「能源稅」的開徵需要一個經濟成長、能源價格穩定的背景支撐。隨著國際能源價格持續穩定走低,台灣經濟穩定回暖,現在正是開徵「能源稅」的好時機。
另一方面,台灣現在雖有綠色電價的認購制度,透過有減碳需求的廠商和個人認購綠電,但在推廣上仍未擴大,若能持續推廣,也可為台灣建構良好的綠電發展體系。
(本文由梁啟源口述,記者邱莞仁整理)